工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规章制度 >> 校内制度 >> 正文
抢抓新机遇   开启新征程 以奋进之笔谱写高水平大学建设新篇章——在安庆师范大学第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一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发表时间:2019-11-01     浏览次数: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校行政班子向安庆师范大学第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并请第一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提出意见。

一、一年来主要工作回顾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以审核评估工作为重点,以内涵建设为目标,抢抓机遇,奋力开拓,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全面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高水平大学建设迈出了新步伐。

一是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工作卓有成效。认真贯彻“二十字”评建工作方针,不断磨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的适应度,不断提升教师和教学条件的保障度,不断改善教学和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度,不断提高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努力夯实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评建过程中,全校师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各级组织精心安排、协同一致,表现出高度的凝聚力和旺盛的战斗力,有力促进了本科教学内涵建设,很好实现了以评促建的目的。

二是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加强质量工程建设,新增省级质量工程项目6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打造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新增20个学生实习基地、2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顶岗支教拓展到研究生,选派457名师范生顶岗支教,置换培训乡村骨干教师1268人。学生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奖30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726名本科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大。继续教育不断拓展。

三是全面进入一本招生。除中外合作专业外,所有专业进入一本招生,办学层次迈上新台阶。2018年学校共面向26个省份招生,录取本科新生5360人,生源质量大幅提升;文史类专业全部超一本线录取,平均录取分558分,超省一本线8分;理工类平均录取分511分,超省一本线6分。学校办学水平得到充分肯定,社会美誉度、家长赞誉度、考生认可度不断攀升。

四是学科专业建设实现新突破。加强“1+5”学科专业群建设,学科专业体系进一步健全。整合教师教育资源,成立教师教育学院,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打造教师教育特色。新增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学科与学位点建设取得新突破。完成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合格评估和2个专业学位类别专项评估。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增设新兴专业3个,停招专业18个,以应用性为导向的专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五是人才队伍建设呈现新面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成非教学科研机构与岗位设置;修订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启动“天柱学者”计划,制定人才引进、培养、稳定、考核等各类制度13项,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更加完善。引进急需专业博士12人,评定教授19人、副教授27人,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和中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派出访学进修22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36人;获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资助项目2项,遴选推荐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育项目10项,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

六是科研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深化科研管理改革,修订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激发科研创新活力。获国家基金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106项、省级科研奖8项,化学化工学院老师首次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和《JACS》上发表论文。推进学研产合作,签订横向项目80余项,到帐经费首次突破1000万元。与北京化工大学共建化工研究院,与柬埔寨国立农业大学合作实施伊河豚种群保护项目,长江刀鲚栖息地生态修复与江豚迁地保护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举办各类大型学术会议20次,学术氛围进一步浓厚。

七是开放办学取得新进展。深化校地校企校际合作,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推进大别山区域发展研究院建设,与有关县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大别山学院。探索与地方政府联合创建附属学校和师范专业优质实习基地。坚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AI+智慧学习”人工智能学院、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等项目启动实施。积极推进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与3所境外大学成为友好合作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积极推进。完成校友会换届工作。

八是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果。传承百年育人传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围绕优秀地方文化传承创新,凝练人文社科研究方向,桐城派与桐城文化、皖江历史人物研究等学术特色更加鲜明。加强黄梅戏人才培养和黄梅戏艺术研究,启动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深入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学校成功入选首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安徽高校仅2所)。加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举办敬敷大讲坛和周末讲坛20期,营造良好文化育人氛围。

九是综合保障能力有新提高。强力推进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项目,综合实验实训中心奠基开工。完成龙山校区污水管网连通、敬敷书院抢修加固、学生宿舍维修改造等多项工程。档案馆顺利搬迁启用,智慧校园建设进一步推进;财务管理更加规范,预算执行率位于全省高校前列;招标采购和国资管理更加合理,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619万元。实施龙山校区光伏发电二期工程,用能监管系统进一步健全。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发放各类奖助学金1521万元,申请助学贷款1800万元,惠及学生7264人次,实现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坚持共享发展,依法依规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发放一次性工作奖励5100余万元。加大物业监管力度,后勤保障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安全稳定工作常抓不懈,平安、文明、和谐、美丽校园建设成效显著。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一年各项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级组织的勠力同心,得益于全校师生的艰苦奋斗。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校行政班子,向理解、支持学校事业发展并为之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全体教职员工、离退休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校的发展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社会各界的期望、师生员工的期待还有差距,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教学理念不够先进,以人才培养改革为核心的综合改革力度需要持续加大;学科建设水平亟待加强,专业结构需要优化;人才观念需要更新,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建设亟待加强;高水平科研成果不足,服务地方能力有待提升;办学特色彰显不足,特色不亮需要重视;资源使用不够简约,整合力度有待加大;管理水平需要提升,服务能力需要提高等。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改进和解决。

二、深化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奋力开创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局面

2019年,是学校落实“十三五”规划、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完成审核评估整改任务、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关键之年。站在学校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需要正确审视学校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进一步认清发展形势、坚定发展信心、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奋力开创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局面。

立足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明显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和高校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向区域,大力推进创新型“三个强省”建设,着力提升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水平,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皖西南经济社会振兴发展,迫切需要人才和智力支撑,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聚焦教育,全国教育大会开启了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吹响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号角,“新时代高教40条”、“双一流”建设、“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以及“双万”计划的启动实施,迫切要求我们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着眼校情,学校更名大学,全面进入一本招生,顺利接受审核评估,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办学经费不足、人才聚集力不强、学科基础薄弱等,仍然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因素。机遇与困难同在,挑战与发展并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提振精神,鼓足士气,激发潜能,勇于担当,奋力把学校事业推向新的发展。

2019年,我们的工作思路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和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坚持“举师范旗、走应用路、创特色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审核评估整改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全面落实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2019年,重点抓好八项主要工作:

一是以审核评估整改为重点,启动实施“十百千万”计划,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教40条”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以审核评估整改为契机,实施教学改革“十百千万”计划:重点建设十个以上优质特色专业、百余门优质精品课程、千余项质量工程项目,使全校数以万计的学生不断从中受益。推进专业群建设,对专业结构进行优化和重组,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专业评估常态机制。以课程结构的重构为抓手,改革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以实施主辅修制度为切入点,强力推进学分制改革。立即启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推进大类招生和分流培养试点,推进公共课改革,完善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完善教学质量标准建设,切实加强质量文化建设。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多措并举,吸引优质生源,提高就业服务水平,确保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二是以实施天柱学者计划为抓手,加大高层次人才引培力度,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坚持人才兴校战略,启动实施“天柱学者”计划,稳定现有高层次人才,分类引进和培养一批学科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才和青年骨干人才。以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按学科发展需求进行人才匹配,形成人才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人才队伍建设纳入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继续推进“名师工程”“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中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鼓励教师向双能型转变,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以学术含量、作用发挥、贡献大小为依据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推进职称评定、年度与任期考核、绩效发放等领域改革。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着力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三是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加快推进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不断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加快构建“优势文科、应用理科、新兴工科”的学科布局,形成分类建设、分层推进的学科发展体系。探索建立学科特区,实施项目式学科建设计划,择优遴选省级“一流”学科、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学科培育项目,加大投入,加快建设。积极谋划学科群建设,推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努力构建“1+5”学科群,分层分类培育。加强新增硕士点建设,提高建设质量,优化布局结构,提高学科对专业的支撑度。围绕办学定位,以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为引领,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强化优势特色品牌专业建设,确保有一批专业特别是教师教育专业获批省一流专业立项建设。

四是以协同创新为导向,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力度,不断提高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持续强化学术生态建设,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围绕优势特色学科发展,凝练学术方向,整合学术队伍,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实施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提高科研协同创新水平,培育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加强科研平台内涵建设,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强化特色优势研究领域建设,彰显平台特色和水平。实行科研目标管理责任制,围绕“十三五”发展目标,按照“分学院、按当量、重绩效”的原则,强化学院和个人目标考核,提升科研能力。寻求与大所大院合作,谋划前期介入培育国家级科研奖。深化科研“放管服”改革,激发广大教职工科研创新活力。

五是以共赢发展为宗旨,大力推进学研产结合和国际合作交流,不断提升开放办学水平。面向区域经济和地方产业需求,围绕“两基地一智库”的目标,加快大别山区域发展研究院和安庆发展研究院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协同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实现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向合作共赢深度转变。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努力构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协同育人新机制。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加快国际化进程,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到国外访学进修。拓展国际合作办学空间,加强学生联合培养,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加强校友工作,扩大校友会辐射范围,增强校友会凝聚力。

六是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契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不断彰显办学特色。立足学校传统和优势,把培育特色贯穿办学全过程,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大学精神等方面着力培育,彰显特色,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制定《卓越化开放型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方案》,明确建设预期目标和评估指标体系。加强教师教育资源整合,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契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推进教师教育向立体式、卓越化、开放型发展,做优、做强、做特教师教育。加强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加快教育学一级学科、教育硕士点建设,争取教育博士立项建设,加强教育学科和教师教育研究,力争立项建设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师培养基地。

七是以“三修四成”教育为核心,大力繁荣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为依托,以价值引领﹒能力提升﹒行为塑造——“3310”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下育人模式建构为引领,建设高扬时代精神、富有文化底蕴的大学文化体系。以“挑战杯”“创青春”等学科竞赛为抓手,办好“创客文化节”,激励学生将专业学习与创新创业相结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严格执行学生体质测试健康标准,深入开展“阳光长跑”活动,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加强大学生艺术中心建设,完善文化艺术教育体系,形成一批有影响、有特色、高质量、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品牌,促进从“校园文化”向“文化校园”转型升级。

八是以师生满意度为标准,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完善支撑服务和保障体系。加快推进综合实验实训中心建设,做好图书馆改扩建工程立项建设前期论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图书档案建设,推进信息化校园建设,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建立全校公共维修服务快速响应和应急保障机制。完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提高师生健康水平。畅通校园绿色通道,完善学生多元资助体系。全面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加强校园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校地合作,探索共建附属学校。重视青年教职工成长,关心师生员工困难。依法依规提高教职工薪酬待遇,确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深化综合改革,创新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改革是对既有制度、机制、做法、习惯的调整。改革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必须对标“新时代高教40条”,对标“六卓越一拔尖”2.0计划,对标专业认证标准和“双万”计划,对标安庆师范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改革思维,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办学能力,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为契机,以教育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服务人才培养为导向,积极推进教学科研机构改革、学科专业设置改革、绩效工资改革、职称评审改革、考核体系改革等。进一步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培育一流质量文化,努力将评建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落实简政放权、“放管服”改革要求,逐步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学院管理办学主体责任,激发基层办学活力。

二是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提升依法治校水平。以落实《安庆师范大学章程》为抓手,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力,提升依法治校水平。认真落实行政议事规则,确保依法、民主、科学决策。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对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作用,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职员工依法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教职员工合法权益。深入推进校务公开和信息公开,确保教职工知情权和监督权。

三是加强内控体系建设,着力防范廉政风险。建立健全内部控制长效机制,完善内控运行与监督体系,强化风险防范管理。落实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加大预算执行监督力度,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运行。以审计整改为契机,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严格执行招标采购制度,确保过程合法规范。加强审计监督,继续推进审计全覆盖,健全问责机制,强化结果运用。

各位代表、同志们:

新时代赋予新机遇,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我们面临的任务艰巨繁重,肩负的责任重大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坚定信心、矢志奋斗,共同谱写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



校  长   闵永新

2018年12月16日

 



 


责任编辑:工会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上一篇: 印发《安庆师范大学二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的通知
  • 下一篇: 安庆师范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则
  • 主办:安庆师范大学工会 地址: 安徽省安庆市集贤北路1318号
    邮政编码:246011 联系电话:5300788 电子邮件:gongh@aqnu.edu.cn